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本理论以及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首先,基于价值链视角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融合的动力,融合的过程、影响两者融合的因素以及融合所产生的影响。价值链的高度相关、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规制的放松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通过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解和重组实现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断裂成离散的价值链条,并按照渗透、延伸、重组三种方式进行融合;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行业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政府的行业管制;融合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其次,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本文通过计算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融合度、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历年产值分析了江苏省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的现状。然后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问题及其原因。 最后,在实证分析以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建议。主要包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升级、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发展信息产业,创建信息服务平台、放松生产性服务业进入管制,强化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