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考工总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阅读、阐释,重新审视我国的造物传统,思考和发现其中的设计思想,探寻造物对国计民生的意义。《古今图书集成》主要编纂者为清初学者陈梦雷,全书分为6汇编、32典、6117部。《经济汇编·考工典》下设155部,共252卷。本文以《考工典》的“总论”部分,即“典总部”的1、4卷为主要释读对象。《集成考工典》实际上是一部集合清初以前历代造物生产记录的著作,可看作一部古代设计史。而其中的《集成·考工典考工总部》可以说是一部古代设计史著作的总论部分。《集成·考工典·考工总部》作为一个对历代造物生产总的评说,这种评说既是对历史造物及设计思想的总结概括,又蕴含大量关于设计事件、造物者和设计制度等具体内容。《考工典·考工总部》“汇考”部分,编者撰写的九则事目为对应该时期设计实践的概括,这可看作是自人类开始从事劳作以来,时段从上古时期至周朝,中国古代设计历史中发生的若干标志性事件。文献中所载的伏羲、神农、有熊氏、尧、舜等是处于古代设计史开端部分的设计群体,归为“圣人”,开物者,是我国古代造物体系的构建主体。作为古代造物的总体设计师,圣人对百工有精神方向的指引,也有实践中的确认,不仅定工事之式,连同造物的缘由、以及使用物、物的功能、批评体系等一系列设计之为设计的标准和尺度均有确立和揭示。对于文本思想性的内容,本文将从历史观、自然观和伦理观诸方面进行论述:圣人创物、“制器尚象”反映出的我国古代独特的“图式”设计思维方式;诸多论述中“尊重自然”基调的突显以及对自然“物性”价值客观性的伦理叙述,随之在设计思维与实践中,提出“审曲面势”的、与“材有美”功能层面相适应的创作法则;“圣人创物”表述中体现的古代社会对“物”在政治、文化、哲学等社会语境中的定位;对造物基本原则实用、适用思想的贯穿;以及“物”在民生日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试图从这些古代思想资源中探寻对于今天的设计有益的东西。以《考工典·考工总部》辑录的文献为依据,我们从诸多记录中都可看出先民对设计基本问题的认知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