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目前人类发现的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它们广泛调节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在体内的代谢异常与许多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内源性H2S、NO和CO浓度发生了改变,例如白血病、肺癌、肝癌等;本项目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病时血浆中H2S水平升高,治疗缓解后下降;应用外源性H2S能够促进培养的HL-60细胞增殖,通过实验证明了内源性H2S参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过程。同时我们猜测血液系统其他恶性肿瘤血中H2S浓度也可能发生了改变,与NO和CO的变化趋势可能一致。由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对它的研究临床意义较大,因此,设计了本课题,以探讨H2S、NO和CO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在我们国家,对于DLBCL的治疗,目前化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新药物的应用,总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但是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治疗前后对其预后评估非常重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方法是用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来评估,本实验将同时研究血浆H2S、NO和CO水平与IPI评分之间的关系,即以IPI评分为参照探索气体信号分子在DLBCL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IPI评分体系谋求新的指标。目的:1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气体信号分子H2S、NO和CO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2探讨血浆H2S、NO和CO水平与IPI评分之间的关系,以IPI评分为参照探索H2S、NO和CO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患者选择:观察组为本院诊治的住院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组织活检,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的DLBCL病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岁,均为首次发病来我院就诊,未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治疗,不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明显的感染、其他良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其他的病患和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按照IPI评分,0-1分10例(低危组),2分9例(低中危组),3分11例(高中危组),4-5分6例(高危组)。对照组30例为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所选的DLBCL病例与对照组相比,在性别、年龄、肝脏和肾脏功能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方案经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2血浆中H2S浓度测定:观察组化疗前及化疗后均在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 L于EDTA-K2抗凝的试管中,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r=13.5)后,分离血浆,移至EP管中,密封后存放入-70℃冰箱中待测。DLBCL病例经化疗4个疗程缓解后再次进行抽血复查H2S浓度。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处理、储存和检测方法同观察组。血浆H2S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3血浆NO的测定:观察组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在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 L于肝素抗凝试管中,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移取血浆于EP管中,盖盖密封后放入-70℃冰箱中保存待测,测定前将标本室温复融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然后用移液器吸取上清液检测。血浆NO浓度我们使用一氧化氮试剂盒(即硝酸还原酶法)来检测。4血浆CO的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在早晨空腹状态,抽取肘静脉血2 m L,放入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移取血浆于EP管中,盖盖密封后放入-70℃冰箱中保存待测,测定前将标本室温复融后,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测定。采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CO水平。5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化疗前后血中H2S、NO和CO浓度的变化。结果: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H2S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H2S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H2S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NO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N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N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血浆中CO水平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中C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化疗部分缓解后,血浆中CO水平下降,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2S、NO和CO水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H2S与NO和CO呈正相关,治疗前(r=0.807、0.788,P<0.01),治疗完全缓解后(r=0.746、0.691,P<0.01)。5 IPI4-5分组H2S、NO和CO水平高于IPI0-1分组、2分组和3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PI3分组H2S、NO和CO水平高于IPI0-1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浆中H2S、NO和CO水平明显升高,经化疗缓解后血浆中H2S、NO和CO水平明显下降;三者参与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2S、NO和CO水平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H2S与NO和CO呈正相关。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H2S、NO和CO浓度与IPI评分有关联,可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