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下,一部分孩子被留守在家乡成为了“留守儿童”,作为一群备受关注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不仅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且队伍还比较大,在国际发展形势下,他们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关注他们的家庭功能和学校人际关系的作用有助于全面认识留守儿童,促进社会的深入研究。本论文旨在研究儿童的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功能和学校人际关系在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间所起的作用,探讨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打下基础。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基本信息表来测定儿童是否有留守经历,用McMaster等人编制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de-vice,FAD)来测量家庭功能,用徐大真等人于2017年编制的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量表,来测量问题行为,用江光荣教授于2002年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中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量表来测量学校人际关系。本文中选取了湖南省湘潭市四所学校,对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留守儿童442份,非留守儿童508份,调查样本分布较为合理。研究结果如下:(1)问题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的问题行为显著少于男孩;问题行为存在着年级差异,初一初二年级的问题行为最多,其次三四年级,五六年级最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问题行为上存在差异,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经历与家庭功能负相关,留守经历能够正向预测问题行为,家庭功能能够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家庭功能在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留守经历与学校人际关系负相关,学校人际关系能够负向预测问题行为,学校人际关系在留守经历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