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心学的工夫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ong6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九渊是南宋的著名思想家,与同时代著作等身的朱熹相比,他并没有留下丰富的著述,但却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一派,这是耐人寻味的。可以说,其学问的殊胜之处正在于他所自言的“易简工夫”。本文以象山心学的工夫论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其留下的文字的解读,力图阐明象山心学工夫中的本体、结构和具体的细节以显现其工夫论的风貌。文章的第一章简短地介绍了陆九渊的家世和生平,主要记述了家族生活对陆九渊日后为学的重大影响。第二章探讨了象山心学工夫的本体,即“本心”。陆九渊自承其学乃是有得于孟子,他所反复言明的“本心”是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而来的,“本心”就是孟子所谓的“仁,人心也。”本文首先区分了陆九渊关于“心”的三个层面的用法,进而指出“本心”乃是“心”的第三层面而言,既人人所同有的道德的先验本原。在宋明理学中,“理”也有先验的道德本原的意味,所以辨明“心”与“理”关系乃是必要的。在象山心学中,“理”并不是外于“心”的,而是与“心”同一的。这种同一不但是外部形式上的一致,而且是由两者相同的内涵所决定的。陆九渊所谓的“心即理”就是在这两点上立言的。第三章分析了象山心学工夫的结构和具体细目。象山心学的工夫都是指向发明“本心”的,即以发明“本心”为归宗,而“本心”乃是“即存有即活动”的,所以发明“本心”是要在人伦的生活中的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在工夫的初始阶段,要发明“本心”;待得发明“本心”后,就要于时时处处存养之。这就是象山心学工夫的结构。静坐是属于前一阶段的工夫,其作用乃是“收拾精神”,即使个体能于心之已发的混乱状态中抽身出来。辨志是属于后一阶段的工夫,乃是就觉识体察得“本心”的发用而言的,以坦然明白之“本心”辨明心之已发,使之归于有序以合于理。所谓的存养,其实是“即觉识即存养”的。由此,陆九渊认为读书就是要明得“此心此理”,一旦明了,就应该当下承担以施行于事事处处。第四章论述了象山心学工夫论的局限性及由此而来“是禅非禅”的争辩。发明“本心”可以说是象由心学工夫论的核心,由此似乎使其有重于内而轻于外的特点。象山后学们不读书,只是默坐澄心,这其实是其未能领会象山心学的精髓所致,而并非是象山心学本身的问题。所以,象山心学由此而招致的类禅的指责,其实是不相干的。象山心学之类禅只是外在形式上的相似,乃是学问进于一定境界所必然展现的一种姿态,至于其学问的宗旨以及工夫的本体与禅学都是不同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象山心学对禅学也确是有所借鉴的。
其他文献
居民经验知识能否成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研究者。这主要来自现实的困惑:“能人”利用信息技术能很好的预判城市问题,智慧城市越来越向能人提供了决策工具,但信息技术同样为居民提供了利益诉求、价值诉求的声势,呼喊着另一种科学和发展。能人、居民和资本在城市空间博弈,都对数据进行着诠释。有必要从治理哲学的角度再次审视专家科学知识,敏锐捕捉居民经验知识,探索这两者的合作、转化、生
舒兹从融合胡塞尔的现象学(包括舍勒的现象学)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角度开始了自己的现象学沉思。作为近现代哲学中最为彻底的主体主义哲学与自我学,胡塞尔确立了自我的绝对形态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革命性力量,它推动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发展。回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们才能在一个世纪里创造出比其它所有历史时期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应该正确审视这些改变,更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看待这些新变化,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面
学位
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问题。而法律论证作为法律逻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在西方语言学的转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