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通腑方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出血灶周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承德市中医院及承德县医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2月的脑出血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的病人的病例,以承德市中医院运用西医常规治疗+活血利水通腑方的病人为联合治疗组,承德县医院行西医常规治疗的病人为对照治疗组,两组各30人,均给予相同的脑出血常规护理及知识宣传,观察两组脑出血病人在入院后的第1天和第16天(用药治疗15天后)相对水肿体积大小、血清SF、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GCS和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有无并发胃溃疡或出血,以及在第15天行MRS检查得到的患者的脑出血侧与对侧NAA/Cr的大小及Lac峰的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治疗15天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绝对水肿体积和相对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SF、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联合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相比,脑出血并发胃溃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5.联合治疗组患者出血侧NAA/Cr的值明显大于对照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联合治疗组与对照治疗组相比,水肿区域Lac峰的存在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在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活血利水通腑方,可以减轻或抑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及发展,减少脑内神经元的损伤,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使脑出血患者能够更早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其机制可能为应用活血利水通腑方可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及血清SF的含量,从而减少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这也为今后脑出血的治疗方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