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自由化趋势下,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制度选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汇率制度安排及其选择理论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本文论证我国1994年以后的汇率机制,在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并分析了该汇率制度设计无论是现在还是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都有若干的缺陷,存在着汇率制度重新选择的问题。由于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所谓的“三元悖论”,所以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时,必须寻求最能适应国情的组合。然而,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选择浮动汇率制又受到众多的硬性约束,实践中难以发挥理论上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故逻辑地推论出:汇率制度重新设计的方向应当考虑介于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两者之间的汇率体制。作者认为,“汇率目标区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近期汇率制度的选择目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是我国汇率制度安排的最终选择,并且人民币将成为区域乃至国际范围内的主导货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