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河湿地不同恢复阶段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m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安邦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集贤县北部,是典型的芦苇湿地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0295hm2。由于大面积开垦,到保护区建立时,湿地面积仅余2000多hm2。保护区建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湿工作,目前已经退耕还湿2000多hm2,并成为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湿示范区。2009年和2010春季和秋季对安邦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湿地恢复阶段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选取恢复初期、恢复中后期、原始湿地和农田四个生境,采用“大样方法”,对研究区域的鸟类群落进行多样性调查。共计录鸟类14507只,隶属于13目28科73种,其中雀形目鸟类为10科19种,占26.03%,非雀形目12目18科54种,占73.97%,在非雀形目中,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3种,占总记录种数的58.9%。4个样方中,春季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原始湿地(1.78)>恢复中后期湿地(1.73)>恢复初期湿地(0.63)>农田(0.18);秋季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原始湿地(1.38)>恢复中后期湿地(1.00)>恢复初期湿地(0.22)>农田(0.08)。恢复中后期湿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原始湿地之间,恢复初期湿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与恢复中后期和原始湿地之间仍有较大差别。恢复初期的鸟类群落规模在春季与恢复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相似度(0.66),但是有一定的差别,但恢复初期的群落规模还不能达到或接近原始湿地的水平和规模,恢复中后期湿地的鸟类群落在季节上(0.71,0.55)与原始湿地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相似度。说明恢复中后期湿地的恢复成果是比较明显的,恢复初期湿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恢复的趋势,但是,在水鸟群落组成以及规模上,恢复初期和恢复中后期并未体现出与处于核心区的原始湿地有较大的相似度,这也说明,处于恢复期的湿地与原始湿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在生境因子的分析上,7种生境,除去居民区和农田荒地两种生境,以及相关性不大的灌丛外,其余四种生境因子,林地,草甸,水域和沼泽是影响此次调查的鸟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也是这4种生境因子决定了鸟类的栖息环境。鸟类对其有较高的偏好性和依赖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恢复中后期的湿地生境与原始湿地还是具有一定差异,同时恢复初期湿地生境与恢复中后期和原始湿地差距更大,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恢复。4个不同恢复期区域的鸟类群落调查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说明该湿地保护区的湿地恢复成果是比较显著的。
其他文献
门诊口腔科的分诊工作与其他科室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从人性化服务的角度出发,根据门诊口腔科的分诊特点,探讨人性化分诊服务与分诊技巧。主要有:候诊环境的人性化布
检票闸机作为车站乘客流线上的重要瓶颈设施,在实际设计中,检票闸机的布置比较随意,并没有做定量方案比选分析.本文通过总结既有车站检票闸机布局形式,结合现场观测,在调研闸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在受理起诉前或诉讼过程中,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作出的强制性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作出判决后能够得到
<正>一、单摆的模型单摆是对现实摆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细线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球的直径比线长短得多,这
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来源于广阔的现实背景,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双边匹配决策理论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而且随着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双边匹配决
随着高轨光学信息获取对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图像的需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空间光学载荷同时具有大口径、轻质化、快速制造、可快速折叠/展开和低成本等特点,基于薄膜材料的薄膜衍射光学系统已成为未来超大口径光学载荷的重要技术实现方案。但是由于衍射成像原理与柔性薄膜材料特性、复杂在轨环境相耦合,相较于传统的折射、反射式光学系统,薄膜衍射光学系统的图像质量退化更加严重,其成像振幅调制传递函数和信噪比均较低、衍射效率
期刊
对一维(1D)至三维(3D)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四项系统功能特性指标来评价不同结构的控制器;这包括控制分量合成,耦合影响,增益相关和规则增长.通过对最常见的二维Mamdani模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