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伤保险制度起源于德国,后普及至欧美各国,它在应对现代社会职业伤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劳动者发生职业伤害后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该制度在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效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正处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文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行法规《工伤保险条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第一部分主要对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它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意外事故以及其他依照法律规定的情形发生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保险是保证发生工伤的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得到伤残医疗服务、康复服务、伤残补偿和遗属抚恤金等待遇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本部分通过对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着重就制定工伤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责任承担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表明了工伤保险制度的优越性及其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阐明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工伤认定的程序问题。通过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认定机构、工伤认定程序以及职业病的认定进行的详细的论述,文章着重说明了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伤认定程序尚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职业病认定的标准和认定程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笔者对所出现问题提出了一些制度完善方面的建议。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中工伤认定标准的问题。笔者介绍了我国工伤认定的标准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历史和比较法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外工伤认定的实体标准,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工伤认定标准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第四部分对我国的工伤预防制度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笔者针对近年来申请工伤认定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工伤问题的严重性,就当前工伤预防制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完善工伤预防制度方面提出关于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劳动监察部门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健全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议。基于对工伤保险制度的一系列研究,笔者更深入了解了工伤保险制度的诸多政策和相关法律,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帮助我国广大职工更好地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及充分地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其他文献
根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分析编辑应有中西文化比较意识的必要性,提出培养和提高中西文化比较意识的方法。
地方自治是“立宪国家之基础”(梁启超语),孙中山将之喻为“国之础石”,与民主宪政相依相生,相辅相成,是宪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地方自治滥觞于英国,是11世纪晚期欧洲商业
“双学位”是指本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自愿选修不同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的辅修课程,并逐步取得相应的学分;若同时达到两个专业的毕业要求,学生最终能获得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
自我国住房体制改革以来,住房市场化的推行,活跃了商品市场,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但同时由于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我国的商品房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随着
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问卷测量等技术,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胜任特征模型进行实证性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胜任
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在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政府管理危机四伏,政府财政紧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政府失效乃至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理论”
深度切合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自觉把握并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成为当下五年制师范院校面临的既重要又现实的课题。本文从把握当下五年制师范院校教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等教育正在从高校相对封闭式办学走向自由协作的开放式办学,而高校校际合作是高等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有效途径,也是高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游戏产业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大量外国游戏涌入中国市场,其中不乏制作精良、在海外口碑上乘的优秀作品,一经发行便受到大量中国玩家的关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