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讨姜黄素对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的作用机制及机理。
方法:
取ICR小鼠6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称重、标记。实验组腹腔注射高(200 mg/kg)剂量姜黄素,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kg),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每天给药一次,于第3天给药1小时后在右耳壳滴二甲苯20μL致炎,致炎20 min后脱臼处死小鼠。采集标本,以左右两侧耳片重量差作为肿胀程度的指标,提取耳组织蛋白样品。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蛋白质组差异性表达图谱,选择差异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蛋白质点作为备选的目标蛋白质。
结果:
1.通过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的比较,证实耳肿胀模型成功。
2.姜黄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200 m g/kg给药组显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P<0.01)。
3.使用ImageMaster2D软件对双向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阴性组)和姜黄素组(用药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75个和634个,散点分析显示组内匹配性较好,组间匹配显示蛋白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的斑点84个,而显著差异的蛋白质点为28个。
结论:
1.通过对姜黄素进行抗炎作用的测定,发现姜黄素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200 mg/kg给药组显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P<0.01);由于蛋白质组具有与炎症相似的特征如动态性、时间性、空间性、特异性等,而炎症模型与细胞内蛋白质组异常改变紧密相关,姜黄素能对这些异常改变的蛋白质进行直接的调节,使之归于正常。
2.双向电泳技术能够对小鼠耳廓皮肤蛋白进行有效的分离获得差异蛋白。
3.本研究采用2-DE技术,分析了姜黄素对二甲苯染毒后小鼠耳廓蛋白质的调节作用,获得了28个可能与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能量代谢等有关的差异表达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