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分析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增强程度与不同类型斑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研究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颈动脉斑块及确诊冠心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分析超声造影显示颈动脉斑块增强程度与不同类型斑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研究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13个颈动脉斑块及确诊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104例共125个斑块,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及稳定性冠心病组(SCAD),根据回声特征及形态学将斑块分为均质、非均质及溃疡型,均质斑块又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分析斑块回声特征与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特点,及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结果CEUS显示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等回声(?2=10.64,P=0.001)、强回声(?2=18.62,P<0.001)及溃疡型斑块(?2=7.38,P=0.007);但低回声与非均质斑块新生血管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0,P=0.138)。增强的64个斑块中,46个(46/64,71.88%)斑块表现为由管壁外膜向斑块内增强,其中44个弥漫性增强,2个为束状增强;18个(18/64,28.13%)斑块表现为由管腔向斑块内蔓延。104例冠心病患者共125个斑块,ACS组患者中低回声斑块所占比例(32/70,45.7%)明显高于SCAD组(11/55,2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2=9.03,p=0.003);但ACS组与SCAD组其他回声斑块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与SCAD组斑块的新生血管检出率(?2=14.09,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可提供更多有关于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判断斑块稳定性。并提示AC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显著高于SCAD组患者,揭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紧密相关。
其他文献
摘 要:内化变形,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通过一定方式为学生接受时,发生的与原有教学内容不统一的现象。主要变形形式有损耗、扭曲等。变形的呈现,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学生内在的变形呈现出来,以供加工利用的活动。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内化变形 内化变形,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通过一定方式为学生接受时,发生的与原有教学内容不统一的现象。主要变形形式有损耗、扭曲等。变形的呈现,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学者研究教育的新角度,主张课程教学生态系统主要由学生、教学环境以及教职员工等多个元素相互构成,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因此,本文立足于教育生态学的視角研究与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提出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学的构建以实现和谐平稳的课堂关系,改善和提升目前
摘 要:我们在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分析时发现,出题人员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阅读能力的考查上,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部分一直都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它的比重还在逐年增长,势头愈发强劲。那么,在高考英语中,怎样才能使高中生取得更为理想的分数,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应试技巧;阅读理解;英语 我们在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分析时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顺势把英语列为学生们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学生们从小学开始便简单地开始接触英语,虽然只是入门阶段,但是对学生们今后的英语发展仍然是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时候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大有不同,以至于到了初中之后他们在英语基础
摘 要:英语是初中的主修科目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科,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长期以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只是针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未教授学生系统的阅读方法,导致英语阅读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地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英语教师开始运用建构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这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次改革,也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