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压病、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常在同一个体聚集,WHO在1999年将这种现象定义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并提出了初步的诊断标准,2001年美国NCEP-ATPIII亦提出了MS 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MS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其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增加。大量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发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国内外分别用不同的标准进行了MS 的流行病学研究,但MS的发病存在着较大的地区、种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差异,也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为了对重庆地区MS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必要明确本地区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所致的MS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MS诊断标准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对靶器官损害的检出率有无影响。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032例研究对象,其中临床初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或二者合并存在的病人815例,无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并且除外严重急慢性感染、肝肾疾病者共217例。其中640例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病组(EH,117例)、糖尿病组(DM,118例)、代谢综合征组(MS,188例)、对照组(217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危险因素特征。其中,代谢综合征采用1999年WHO诊断标准。高血压病(EH)按照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DM)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排除1型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815例临床初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或二者合并存在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999年WHO标准、仿WHO标准、2001年美国NCEP-ATPⅢ标准、仿ATPIII标准进行诊断。2、方法及指标设计了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危险因素调查表,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相关病史及治疗情况,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血尿酸(UA)和游离脂肪酸(FFA);留24小时尿测定尿微量<WP=10>白蛋白,并测量了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部分研究对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收缩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测量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值)、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值)、计算E/A值。大血管彩色B超,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阻力指数。结果:MS危险因素1) 与EH组比较,MS组在被动吸烟、体重增加、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等方面有明显差异;MS组蔬菜、奶制品摄入量明显减少,坚果类摄入量明显增加。2) 与DM组比较,MS组在吸烟、膳食口味、体重增加等方面有明显差异;MS组蔬菜摄入量亦明显减少。3) 与对照组比较,EH组、DM组和MS组的运动量明显减少,经济收入较高,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同MS 诊断标准比较1) 采用四种MS标准对本组研究对象MS的诊断率分别为46.7%、43.6%、38.2%、49.3%,ATPIII标准的MS诊断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标准(P<0.01)。采用ATPIII及仿ATPIII标准,女性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WHO、仿WHO、仿ATPIII标准的腹型肥胖诊断率明显高于ATPIII标准(P<0.01)。2) 在四种诊断标准中,WHO与仿WHO的MS诊断符合率最高,为96.8%;仿WHO与仿ATPIII的MS诊断符合率最低,仅为76.3%。3) 本组研究对象采用WHO标准与仿WHO标准MS最常见的组合为高血糖+腹型肥胖+高血压,分别为26.0%、25.3%;最少的组合为高血糖+血脂异常+微量白蛋白尿,分别为1.0%、1.1%;采用ATPIII标准与仿ATPIII标准,MS 最常见的组合为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分别为49.5%、37.3%;最少的组合为高血糖+腹型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分别为3.2%、5.2%。不同MS诊断标准下,靶器官损害比较1) 采用四种MS标准,女性MS患者的左室肥厚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1)。在WHO和仿WHO标准下,女性MS患者的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P<0.01);而在ATPIII标准下,女性MS患者的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WP=11>男性(P<0.01)。2) 采用四种MS诊断标准颈动脉斑块、IMT增厚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 仿ATPIII标准诊断的MS患者MA发生率明显低于WHO和仿WHO标准(P<0.05)。ATPIII和仿ATPIII标准诊断的男性MS患者MA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采用四种诊断标准,MS患者的肌酐轻度升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三者的危险因素和遗传背景有所差异。高体重指数、高腰臀比、低劳动强度、高经济收入、吸烟、性格情绪急躁、不运动、膳食口味咸、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脂饮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等与重庆地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有关。2、腹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标准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S诊断标准的MS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建立符合国人的MS诊断标准尤为迫切。3、不同MS诊断标准定义的MS靶器官损害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性别对靶器官损害检出率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