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及发展引发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着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互联网+”战略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创新力量。产业集聚反映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目的地通过产业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影响着旅游者行为与消费习惯,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和形态,促进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耦合发展,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在供需关系视角下,分析互联网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互联网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作用。结果表明:(1)互联网扩宽了旅游产业的边界,促进了旅游产业规模的提升,同时给传统核心旅游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2)互联网发展对旅游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影响,且影响系数最大,在中部地区次之,在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交通建设水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基础条件,要避免盲目推进信息化建设造成资本与资源的浪费;(3)互联网普及率对不同类型旅游企业集聚的作用机制不同,互联网普及率对旅行社企业的集中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星级饭店企业的集中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旅游景区企业的集中度没有显著关系。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产业发展、企业经营、政府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