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历史的剧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左联”和三十年代众多的农村题材创作中,叶紫以揭露农村阶级压迫的尖锐性著称。他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其作品真实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后洞庭湖畔农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现了火与血的事实。本论文从叶紫小说和散文的具体文本出发,运用跨文体研究方法,将小说和散文置于同一发展背景和文学思考中,以作者关注世界和现实的视角,从整体上探讨叶紫的“文学世界”。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由三章构成。第一章,运用“知人论世”的研读方法,分别对叶紫生平及其文学创作和叶紫与左翼文学关系进行概说;第二章,从农民斗争、军队生活、妇女解放和社会百态四个方面阐释叶紫文学创作的思想底色;第三章,分别从作品所体现的直面社会现实、细腻的书写和朴素、平实的语言三方面分析叶紫文学世界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