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中国的经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的开展、跨国公司的兴起、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上升、国际分工的深化等等使得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正如已有文献所指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仍然是较具争议性的问题。其次,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轨迹来看,虽然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要准确评估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带动效应无疑需要进行定量测算和实证分析。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变化有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等等问题,都有待于基于中国经济数据来进行客观评价。基于此,本论文研究目的即在于首先从理论分析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内在关系进行清晰界定,并运用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贸易结构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失衡等因素进行计量检验。在理论研究方面,本论文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线索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在于进行构建如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内在关系的统一理论框架。在实证分析方面,本论文首先基于1980~2003年中国经济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总额、出口贸易、进口贸易额的影响作用,并考虑了引资政策、贸易政策的变化对投资—贸易关系的结构冲击。同时,论文也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转化的影响,即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影响效应。基于1996~2002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论文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即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是否解释了我国区域贸易发展不平衡。最后,基于理论研究结果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我国引资政策、外贸政策制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经济增长是就业增加的根本源泉。然而,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是否实现了就业的同步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紧紧围绕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展开研究,在企业生产
本文对粮食购销市场化下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及变化情况进行总体和案例分析,建立农户模型分析农户粮食储备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粮食储备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