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可持续”和“设计”的发展阶段谈起,来论述“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用、现实意义,“可持续设计”不是为了追求时髦或者抬升设计地位而将这个已经日益庸俗化的“可持续”冠为自己的定语,而是设计本身发展所趋,以及可持续发展所需,设计界需要对自己责任的承担形成的一个全观、系统的看待设计问题的方式。“可持续设计”作为西方现代设计的产物,在中国的实践需要一定的甄别和讨论,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为之寻找本土的土壤。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美学能够在内、外两方面为设计重新“赋形”,作为一种美好生活的策略和情感体验,美学对个体“重构新的幸福观念,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有重要解构和重构的作用。配合基层社会创新,内心生发的审美态度的改变也许将能够与可持续设计发生化学反应。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美学气质能够为之提供营养的土壤和支持,西方当代的美学思想也能够提供借鉴。文章对设计背后的美学加以重新的审视,批判导致不可持续的“平均美”设计,并在环境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等新兴的美学分支领域中找寻可持续设计的情感体验的支撑,以及本土文化的土壤。设计艺术在新时代被赋予了的重要责任,在由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创新中对推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