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空饷”问题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成为中国历代政治上难以治愈的顽疾。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群众路线开展之后大量的“吃空饷”被公之于众,其数目之大,范围之广,形式之多,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中存在大量的“吃空饷”现象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对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 问题治理的研究。本文对“吃空饷”问题的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了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难点,阐述分析了 “吃空饷”问题的分类及其危害。“吃空饷”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今吃空饷主要包括:个人“吃空饷”、集体“吃空饷”、政策性“吃空饷”和闲散人员“吃空饷”等。“吃空饷”有花样繁多,难以治理的特点,严重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源,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严重阻碍了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由于“吃空饷”问题的普遍性,本文以河北省某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为个例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河北省某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进行调研,获得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治理中存在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漏洞、法律惩治力度不够、权力的监督不到位、公职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因此,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需从构建防治“吃空饷”的预防措施、构建防治“吃空饷”的监督机制、构建防治“吃空饷”的惩治机制、构建防治“吃空饷”的教育机制四个方面来构建防治“吃空饷”问题的长效机制。本文旨在通过透析“吃空饷”问题、多元原因分析解析、多种防治方式协同治理从而为解决“吃空饷”问题的提供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