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的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TCD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主要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特点,为慢性酒精中毒早期防治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病例资料;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修订诊断标准,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56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47.9±6.19岁,饮酒年限为6~45年,平均饮酒年限为16.8±3.41年;56例患者按饮酒年限分为4组:饮酒时间小于10年组(9例),10~20年组(26例),饮酒时间20~30年组(19例),饮酒时间大于30年组(2例)。按TCD检测结果,以全国脑血管病2005年制定诊断标准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慢性酒精中毒TCD异常组和TCD正常组。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共49例,为不饮酒或偶尔饮酒男性。   本研究还按TCD检测的结果分为慢性酒精中毒TCD异常组和慢性酒精中毒TCD正常组,全国脑血管病2005年制定的的诊断标准为其分组依据。   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清晨空腹下抽取肘静脉血5 ml,对照组在体检时清晨抽取肘静脉血5ml,标本采集后以3000r/分钟进行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离心、分离血清后分为两管,将其中的一管保存在-60℃冰箱内,以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备用。Hcy采用循环酶法,由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日立公司)检测,使用上海申能德赛公司(DIASYS)的Hcy试剂盒.另一管则作为血清脂类及血糖等的检测备用。血清中的Glu、TG、TC浓度测定采用普通酶法,由Modula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均采用罗氏诊断的原装试剂盒。全部患者及对照人群应用EME-Tc2000型TCD检测仪对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及波谱进行分析。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   结果:   1、慢性酒精中毒组与对照组病例血清各项指标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检测慢性酒精中毒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其数值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酒精中毒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酒精中毒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比相应的对照组数值高,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不同饮酒年限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比较;   本研究将5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饮酒年限长短共分为四组,观察饮酒年限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血同型半胱氨酸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酒精中毒TCD异常组、酒精中毒TCD正常组、对照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酒精中毒TCD异常组与酒精中毒TCD正常组比较,其Hcy无明显差异(P>0.05),酒中毒TCD异常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4、慢性酒精中毒组与对照组之间相关疾病的患病水平;   从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慢性酒精中毒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较对照组血糖水平高,并呈正相关关系,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结果表明酒精中毒可能会增加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慢性酒精中毒组血TC、血TG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高,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说明慢性酒精中毒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慢性酒精中毒患者TCD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其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频谱S1、S2峰融合,波峰圆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学检查中的血脂、血糖及血流速度的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联,且呈正相关关联。   结论:   1、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血糖、TC、TG、LDD-c增高,促进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   2、长期大量饮酒导致Hcy增高,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3、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大脑多支血管血流速度减慢,TCD作为无创性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可早期反应慢性酒精中毒对脑部血管损害,为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CRS是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疾病,临床分型主要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