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探讨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概念性问题。首先分析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在我国产生的社会背景。接着,阐述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内涵与特征。第二部分详细研究建立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依据,探索构建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其中,依据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两个方面。其中,关于理论基础主要从诉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和的发展两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对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比较法研究。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消费者集团诉讼制度、英国的检举人诉讼制度、德国的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以及日本的消费者选定代表人诉讼制度,对以上各种公益诉讼机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的政策、程式以及实际效用进行分析。在介绍各国情况的基础上,加以比较总结,为我国构建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提供借鉴。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现状,列举了相关的典型案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方面存在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立法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诉讼主体的法律素养和实践积累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了解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现实问题。第五部分主要列举了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原告资格问题、诉讼费用的负担、举证责任的分配、损害赔偿之诉的可行性、对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的特殊审判制度等问题。对我国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