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作为财富创造的必需要素之一,为新中国的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随着人口的累积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复杂局势,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如何推进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成了重中之重。而由于韶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直以来的大量积累,目前韶山高新区对解决韶山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所起的作用还只是杯水车薪。如何更好的发挥园区的优势解决韶山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韶山高新区发展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县域园区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将有助于揭示园区发展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大小及作用机制,并为推动其他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指导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二元结构发展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推拉理论、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等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县域园区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且,进一步从韶山高新区发展现状和韶山高新区对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入手,分析与韶山高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同时指出了韶山高新区对接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首先在对韶山高新区实地长期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并对园区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与说明;然后对韶山高新区附近乡镇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园区产业集聚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数据对两者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关结论,对怎样进一步结合韶山高新区的优势推动韶山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相关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