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学习中所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层出不穷,这与时代的变迁、地点的变化有着莫大的关联。时代与地点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从而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果一个人只是独来独往缺少与人交往或者与世隔绝,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就不能与时代相融合。因而,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有其理论意义还有其现实意义: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题中之意;二是满足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论诉求;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四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身需要。人际交往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当前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普及范围较广,各种形式的电子产品更新较快,人性化突出,致使人们更倾向于虚拟网络交往,随之逐渐远离了现实生活,这种趋势使我们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也不断挑战着道德底线和法制约束。大学生作为社会优秀成员群体也深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以往的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文献中,多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因而,本文把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放置于道德教育领域中来阐释,并以此来作为本论文的创新点加以研究。论文首先深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国内国外现状,并对道德教育与人际交往分别加以概述。接下来,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所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层挖掘,主要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真诚沟通等问题并从中找出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如重视家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道德教育、强化德育引导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作用、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等。人际交往的顺畅与否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利用道德教育来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道德问题,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