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演化及引导研究——以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双重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发生、出乎意料、难以应对、可能对公共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等特点,因此必然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目光。微博在发展的近6年间,以即时性、开放互动性、多元化、去“把关人”和消息裂变传播的特性,一直是突发公共事件主要的曝光者,也是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酝酿、爆发之地。本文通过对2014年茂名反PX群众聚集事件舆情脉络的研究,得到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的动态变化——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回落期。  研究发现微博舆情较传统媒体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影响力大、更开放多元。在茂名PX事件的舆论中,政府和微博都暴露了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不足。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双重阶段,突发事件后井喷式的网络舆情考验着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的政府应对事件能力,更拷问着政府舆论引导的能力。引导技术和方式落后,导致公众诉求缺乏沟通渠道;引导理念和方式落后,导致公众不能信服;公信力透支导致舆论引导不力等,都是茂名政府在PX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不足。而民粹主义盛行、微内容下把关困难、谣言盛行、网络水军操纵民意、微博舆论领袖存在失范行为等现象,也表现出了微博平台舆论的短板。  针对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引导的问题,本文从政府、舆论参与者和微博平台本身的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这些建议能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引导贡献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现今艾滋病患者从高危人群扩散迅速,并且近五年来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患者年增长35%,本文就这一严峻社会问题,从媒介使用对青年学生的艾滋认知影响角度出发,以艾滋病多发地区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建筑界对民居研究的论述颇多.然而,对于民居本质概念方面所缺乏的深刻认识使得大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上,或者仅就影响民居形态的自然因
雾霾报道在中国的《南方周末》与美国的《纽约时报》之间存在着异同。为此,本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两大报纸的雾霾报道进行统计、然后做描述
新时期以来,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核心的海派电影秉承建国前上海电影的优良传统,创作了大量集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优秀作品。为进一步提高影片的文化含量和竞争力,上影厂打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巨大的变革,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介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化
期刊
2003年底发生的“丰田汽车广告”事件隐含着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即虽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国内,但涉及面较广,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事件。经过事后的调查表明,该事件所涉主体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