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双重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然发生、出乎意料、难以应对、可能对公共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等特点,因此必然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目光。微博在发展的近6年间,以即时性、开放互动性、多元化、去“把关人”和消息裂变传播的特性,一直是突发公共事件主要的曝光者,也是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酝酿、爆发之地。本文通过对2014年茂名反PX群众聚集事件舆情脉络的研究,得到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的动态变化——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回落期。 研究发现微博舆情较传统媒体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影响力大、更开放多元。在茂名PX事件的舆论中,政府和微博都暴露了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不足。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双重阶段,突发事件后井喷式的网络舆情考验着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的政府应对事件能力,更拷问着政府舆论引导的能力。引导技术和方式落后,导致公众诉求缺乏沟通渠道;引导理念和方式落后,导致公众不能信服;公信力透支导致舆论引导不力等,都是茂名政府在PX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不足。而民粹主义盛行、微内容下把关困难、谣言盛行、网络水军操纵民意、微博舆论领袖存在失范行为等现象,也表现出了微博平台舆论的短板。 针对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引导的问题,本文从政府、舆论参与者和微博平台本身的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这些建议能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引导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