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RT-PCR技术制备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cDNA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GDNFcDNA克隆到pAdTrack-CMV中,构建GDNFcDNA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的缺血性脑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做准备。 方法:1.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互联网核酸数据库检索到GDNFcDNA序列,设计GDNF的上、下游引物,预计扩增片段653bp。2.取新生大鼠纹状体组织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和甲醛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GDNF的上、下游引物做RT-PCR,得到GDNFcDNA,GDNFc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及测序鉴定后,纯化回收,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Kpn Ⅰ双酶切pAdTrack-CMV(9220bp)及GDNFcDNA,酶切产物纯化后,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GDNFcDNA定向插入于pAdTrack-CMV的HindⅢ、Kpn Ⅰ酶切位点之间,纯化回收连接产物。3.用氯化钙制备感受态大肠杆菌DH5 α,将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 α后,接种在含有卡那霉素的阳性培养基中大量扩增。取一部分扩增的大肠杆菌DH5 α提取质粒,以提取的质粒为模板,GDNF的特异性上、下游引物做PCR鉴定,并将质粒DNA做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Kpn Ⅰ双酶切鉴定;另一部分扩增的大肠杆菌送交测序中心做测序分析。 结论:本实验构建的pAdTrack-CMV-GDNFcDNA真核表达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为目的GDNFcDNA片段,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大鼠GDNFcDNA序列相同,且连接方向正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肿瘤作用,阐明该方抑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建立荷瘤小鼠(细胞株:小鼠腹水型肝癌H22细胞)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四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鳖甲煎丸组用鳖甲煎丸悬浊液灌胃,阴性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环磷酰胺组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连续处理15天。期间每隔三天测一次瘤块体积,第15天处死小鼠,记录用药前后小鼠体重变化;称取荷瘤小鼠胸腺、脾
目的: 瘙痒是皮肤科许多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古称风瘙痒。引起瘙痒的原因众多,非常复杂,加之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瘙痒的发生机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使得其治疗颇为棘手。然而长期的瘙痒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找到一种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确切的止痒药已成为临床皮肤科医师的当务之急。由于瘙痒产生的机理复杂和瘙痒介质的种类繁多,所以理想的抗瘙痒药物应该是能够多途径、多靶点的阻断瘙痒的产生,且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