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评测其营养状态,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肠内、肠外营养的摄入量。分析各种营养供给方式对患者早期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希望能够掌握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达到完善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实验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危重患者,时间为2013年6月到2014年2月。住院时间大于1周,总能量要求达到25kcal/(Kg.d),患者需要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按是否给予肠外营养及给予肠外营养时间的早晚分为EN组、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基本情况、血清蛋白指标变化、免疫指标等差异。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_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N组、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研究对象入院时的GCS、年龄、免疫、蛋白指标等无明显差异;入院经过营养支持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比较,数据分析统计后得出EN组各血清蛋白水平均降低,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住院1周后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性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补充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C3、C4、IgM、IgA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后患者IgG、IgA较治疗前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A、IG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TLC也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达到能量目标可防止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发生;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短期内(1周),血清蛋白下降易导致营养不良;急性期(1周)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和免疫指标;早期添加肠外营养与补充性肠外营养相比较更加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