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声教学语言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理性与感性知识最直接的工具。有声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教师的有声教学语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和课堂效果。同时,生物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生物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师有声教学语言的教学效能最大化是教学效果的最有力保证。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能力,有必要对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针对生物学科的专家型教师、熟手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有声教学语言行为展开比较分析,并试图探寻有声教学语言的培养方案。同时本研究也对新手教师向熟手教师转变、熟手教师向专家教师迈进起着一定导向作用。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研究背景以及目的与意义,根据向四所中学生物教师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对有声教学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现实情况,本研究意识到这些现状应引起重视。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访谈法。第三章界定了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教师以及有声教学语言行为的概念,并对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四章主要是调查工具的编制,包括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观察量表的制定。第五章实施观察,包括观察对象的选取,观察量表的应用举例,并对三类教师有声教学语言行为的使用情况进行整体比较和两两比较分析。第六章则根据第五章的分析结果以及对教师的访谈,寻找三类教师有声教学语言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依据专家型教师的访谈结果对教师有声教学语言的培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促进新手和熟手教师的成长。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且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提高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需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的备课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以说,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
闽东畲族“三月三”节日历史悠久,其文化源流考辨表明:畲族“三月三”节日源于乌米饭的发明创制,文化源头与始祖崇拜、英雄崇拜、谷神崇拜等有关;唐中叶畲民迁徙进入闽东后,“三月
本文简要介绍了某石化公司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丙烯装置反应器开车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开车过程中反应器注入催化剂后不建立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测量并推算了盘件用FGH95合金的比热容等物理性能,用反推法计算了得到了热交换系数的函数计算公式,模拟计算了FGH95粉末高温合金锻件的温度和淬火应力场,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