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是社会三大能源消耗行业之一,其能源耗费情况相当惊人,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3%,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指标高,其单位面积耗电量可高达住宅的10-20倍。因此,公共建筑蕴含了巨大的节能潜力待挖掘。而在各类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的建造量是最大的,对这类公共建筑进行低碳评价和分析是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将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充分了解和认识了低碳建筑。而后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了解低碳建筑的影响因素,依据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以及重庆市颁布的《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湖南地区的公共建筑低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以及费用效果分析理论,分析研究了低碳公共建筑的增量成本核算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层面对增量效益进行核定,并构建了低碳公共建筑的成本效益模型。最后,从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构建了太阳能低碳技术的综合效益评估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查阅和现场调研,收集到了湖南地区某办公楼项目相关设计资料和节能技术信息。利用本文构建的低碳评价体系和经济评价模型对该项目进行了低碳评价分析及太阳能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本文构建的这套公共建筑低碳评价体系和效益分析模型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项目低碳可持续性理论和实践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低碳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有助于促进投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明确在项目各阶段过程中的责任权利,把握关键点,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