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平台的Rootkit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的帮助,人们通过计算机储存很多重要信息,由此而来的计算机网络渗透、敏感信息窃取事件时有发生。Rootkit是一项操作系统底层技术,能够持续获得系统特权,同时通过破坏传统操作系统的功能或其他应用来隐藏它的存在。Rootkit技术最先被发明应用于UNIX系统中,随后逐步发展到其他操作系统平台上。目前针对Windows平台下的Rootkit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信息安全的攻击方与防御方,安全软件与恶意软件都在使用不同层次的Rootkit技术进行信息的窃取与防护。Rootkit技术也是一项可以被黑客利用来进行攻击的技术,然而只有对于这类攻击技术有着很好的了解,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对这种技术进行检测与防御。根据对操作系统入侵的层次,可以分为用户级Rootkit和内核级Rootkit。比较而言,用户级Rootkit工作在操作系统的应用层,具有轻便、通用性强的优点;而内核级Rootkit直接攻击操作系统的内核,危害更大,功能更强大,更难以检测,不过其工作需要环0权限,且兼容性较差。本文首先叙述了Rootkit技术的相关原理,包括用户级与内核级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ootkit攻击的核心技术,包括挂钩SSDT表、挂钩IAT表、inline hook、过滤驱动技术等技术,对每种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且给出了实现过程。在接着的章节中,研究了Windows Rootkit检测的两大类方法,基于行为与基于交叉视图的检测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并给出了实现,同时给出了对于各检测技术的评价。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实现了对于SSDT表挂钩的应用。另外,论文还给出了能有效规避主动防御软件的几种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是伴随无线电通信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超过50%的语音业务和超过70%的数据业务均在室内进行,所以以小基站为研究对象组成的异构网络
随着城市中室内环境中诸如语音和视频通信,数字终端的数据传输等无线应用和服务的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如何对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传统
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LTE凭借其优良的技术特点,以及设备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将成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主力军。但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具有规模的移动通信标准,
现在战场电磁环境日渐复杂,对辐射源信号进行被动截获、分析,提取其关键的脉内调制参数,进而实现对辐射源目标的识别、干扰、攻击,对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
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人们对新型的网络进行研究,更多类型的无线网络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应用场景而出
无线Mesh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入网技术,近年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传统的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虚拟等,已被广泛用于无线Mesh网络的研究之中,但由于
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人们对通信的无限需求,决定未来的无线网络是包括公共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融合。现在除公共蜂窝网技术在快速发展之外,WLAN、UWB等新的宽带无线接
温度是保证作物良好生长的重要因素,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耕种过程中广泛利用温室大棚来种植蔬菜,良好的控制大棚中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蔬菜的产量,因此大棚内温度的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