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译者的身份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深入,对翻译的认识已不再停留于两种语言转换的层面上,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为影响的联系。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女性试图摆脱以往长期受歧视受压迫的从属地位,并要求在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与男性等同的权利。该运动很快影响到了文学与翻译领域,并导致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诞生。作为翻译研究与女性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80年代初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大潮。其旨在反抗男性与原作在社会与文学中的绝对权威,提高女性与翻译的地位。因此,女性主义翻译积极探讨翻译被“女性化”的过程。这一活动自然离不开译者的参与。从翻译研究历史来看,译者总被置于“仆人”的阴影之中,长期处于文化的边缘地带。而作为译者中的特殊一员,女性主义译者试图颠覆传统译者的屈从地位,并为女性赢得权益。本文通过梳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分析了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中所体现的四种不同身份,即女性主义读者,女性主义重写者,文化操纵者以及差异的倡导者。此外,由于中国的女性主义运动不像西方开展得那样深入,同时长期受中国传统翻译观“信,达,雅”的影响,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较为贫乏。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引入者,朱虹试图从女性角度进行翻译,将女性主义意识移植到译文中,让国外读者听到中国女性的声音,了解中国女性的现状。鉴于此,本文具体地分析了朱虹的翻译文本,以揭示她作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译者的身份特征。本文在导论中,回顾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和译者研究在中西方开展的情况,指出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中起着积极的干预作用。对其身份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女性主义翻译的本质。第二章通过探讨女人与翻译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联盟性,进一步阐述中西方的女性主义,从而引入女性主义翻译这一概念,并诠释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和意义。第三章围绕历史上的译者及其卑微的身份展开讨论。在具有“绝对权威”的原作者的阴影笼罩之下,历史上的译者一直处于隐形和从属的地位。第四章深入探讨了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怎样扮演女性主义读者、女性主义重写者、文化操纵者以及差异的倡导者这四种角色的。第五章通过分析朱虹的译本,研究了朱虹在进行女性主义翻译时所担当的不同身份,并总结了其对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的贡献。朱虹从女
其他文献
讨论了Hu和Bentler(1998,1999)推荐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 7个拟合指数准则 ,对这 7个指数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做了比较详细的述评。指出了他们基于这 7个指数的单指数准则和 2
采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数据 (1949~ 1999年 ) ,进行了统计分析 ,然后以每次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资料 ,建立起 1°× 1°经纬度的热带气旋路径频数分布图 ,从季节、年际变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管理的掌舵者,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的缩影。因此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影响着未来公民的素质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社会及经济效益认识不断提高。各国对森林火灾的防控更加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长期的森林灭火实践过程
本文以顺应论和翻译选择适应论为理论,研究立法语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体现,以进一步加强对这两种理论的理解与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待研究的问题:可以从哪些
针对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取决于相关参数的选取,提出了基于磷虾群算法的SVR参数选取方法 ,并应用于交通流量预测的研究。该方法利用磷虾的受诱导运动、觅
冲突管理对项目团队能否高效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冲突管理角度探讨如何创建高绩效的项目团队,首先通过冲突对团队绩效、满意度、工作任务投入和团队过程的影响,突
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对含闸墩溢流坝过坝水流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k ε两方程模型模拟湍流,利用流体体积(VOF)法确定自由水面线,分别对两种墩型过坝水流进行计算,给出了3种
灾害事故发生时快速合理的选择出一条逃生路线,不仅能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能有效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逃生路线的选择隶属于路径规划问题中的最优路径选择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259万字的真实文本语料中的2000多条例句进行考察分析,运用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变换分析、认知分析、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