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与融合:和田维吾尔社会中的火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本特征之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饮食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饮食文化活动作为切入点,反映不同文化区域间的通融性,折射社会发展状况,最为贴切和真实。火锅,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饮食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成为各地消费者广泛追捧和热衷的美食。近些年,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随着饮食文化的商业化发展,火锅进入了新疆并活跃在维吾尔餐饮界,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亮点。随着近些年餐饮业的迅速发展,火锅传到了占全疆维吾尔总人口 70%以上的南疆地区,进入了和田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和田位于新疆的最南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镇,在久远历史中,多种文化互动与融合的存在是常态。现代和田市的社会里,维、汉两个民族一直处在文化互动、交融的生活环境中,频繁交流、互相影响、互相接受。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火锅出现在和田市的民族学调查,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描写了作为外来饮食的火锅,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城市——和田的过程。笔者认为,和田市维吾尔社会对火锅的态度与行为经历了“接受—扬弃—改造—丰富”的过程,体现出来的是两种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汇、互动、交融。同时作为物质和文化符号的火锅美食,表达着人们的感知和人际关系,促使两个民族的交往并驱使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与边界变得模糊。透析同一背景下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文化的民族,交往、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选题理由及意义,梳理并综述国内外相关著作和各类文献,说明研究方式并介绍田野点,阐释文化、饮食文化及文化交融的概念。第二部分是第一章,从和田维吾尔传统饮食类别与常用食材、烹饪方式和传统饮食的食用方式等方面总结出和田维吾尔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第三部分是第二章,通过描述展现火锅出现在和田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总结火锅出现在和田,是和田传统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一种互动。第四部分是第三章,通过展现与分析当地维吾尔人对火锅的接受过程,证实火锅融入和田维吾尔人的日常饮食,引起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改变,但并没有取代而是更加丰富了自身的饮食文化。第五部分是第四章,通过展示和田维吾尔经营者对火锅的接受与改造,维吾尔食客对火锅的态度与看法,分析并证实火锅作为外来饮食融入和田与当地本土饮食的结合,实质上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火锅作为和田当代饮食文化融合的符号,呈现多种文化互动与融合。透过这种文化现象能够映射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能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介绍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总结房地产开发
1995年3月~2003年7月我们对30例30例近膝关节的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半膝关节截除、灭活再植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介绍了鸡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并提出了对于该病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本文根据船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特点,结合其他相关设备原理,对船用柴油机实训室冷却水系统的现状及实训过程中的不足展开分析,对船用柴油机实训室冷却水系统的改进有针对性地
城市植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基于重庆市主城区公园植物的样地调查数据,从生活型、来源类型2个方面对公园植物多样性开展研究。调查统计得到107科2
作业是教育观的体现和浓缩,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地理作业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作业转变迫在眉睫。为了与新课程理念相呼应,提出了地理作业转变
伴随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道路的数量和铁路网络的密度都随之不断的提升,这使得交通通道这一资源也逐渐呈现出十分紧张的趋势
陕西省延安市苜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乳品质量和畜产品安全,必须尽快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局面,使草畜产业得以全面发展。
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深入分析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且结合自身实例来探究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