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尽管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2009年对外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961亿美元,导致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不断增加。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刺激本国经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化本币的汇率政策,使得全球流动性过剩。这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外汇风险。在新形势下,如何既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又改善我国的贸易环境,成了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我们使用了实证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来解释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主要有: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的年度进出口金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变动的Granger原因;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对进口贸易则并不明显,与“J曲线效应”相符合;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初级产品的影响要明显小于对工业制成品的影响,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加工贸易为主的特征;4.在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影响会立刻体现出来,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的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的经济环境,并结合上述研究,提出我国应该完善汇率形成体制,加快发展人民币外汇市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外贸依存度;促进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升级,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开展对外投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