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语言焦虑的研究。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情感变量之一,可能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它不是一般的课堂焦虑转移到外语学习中的焦虑,而是由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引起的与语言课堂学习有关的一种特有的、复杂的自我形象、信念、感觉等。研究表明,语言焦虑预示着语言课堂学习能否成功,影响二语习得中的三个认知阶段,即输入阶段、加工阶段及输出阶段。这些研究还表明,焦虑与学习成绩、自我水平评估、态度和动机之间呈持续的负相关。在这些研究中,期末考试成绩通常被用来衡量外语成绩。在中国,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语言学习中的焦虑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是以大学生或研究生为受试对象,而以职业院校的学生为受试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本文作者以烟台职业学院五年制二年级221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一个由“背景问卷”以及经过改编的“外语课堂学习焦虑量表”、“外语阅读焦虑量表”组成的问卷调查,以及一份由2003年全国英语高考试卷、2002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的听力部分、2003年全国英语高考试卷的客观题部分和一个由PETS二级的口语测试,利用SPSS10. 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学生在无考试压力状态下焦虑与听、说、读三技能及与综合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焦虑与自我水平评估、动机、态度和性别之间的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焦虑与自我水平评估(好、一般、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听、说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焦虑与态度(喜欢、一般、不喜欢)、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焦虑与动机(很不强、不强、还可以、强、很强)、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课堂上男生比女生更易焦虑,但差异并不显著。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在听力、综合英语水平方面差异显著。本研究的独特发现之一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态度似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时对焦虑产生的根源及原因,本文亦作了具体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降低焦虑的对策。 本文旨在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英语教学,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英语学习焦虑,创造一个焦虑水平适中的课堂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外语焦虑英语学习成绩英语水平评估动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