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伴随着3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长三角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显现出产业向长三角外围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地区地理扩散的现象。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作为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此背景下,加快长三角地区产业向皖江城市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本文尝试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视角,首先运用产业扩散相关理论分析产业空间转移的内在机理,并结合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的相关结论,提出两个假说。然后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验证了该假说,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市场规模大的地区,在产业前后向联系的作用机制下,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将货物运到市场以及获得中间投入品,保持较高的利润,从而吸引外围区产业的转入;二是迁入地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工资成本越低,则企业外迁现象越重。最后根据计量检验结果,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研究出发点,依据实际产业承接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