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句法负迁移现象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Odlin, 2001:ix)。早期的语言迁移研究主要涉及双语学习者,近些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三语习得中的句法迁移研究一般只涉及来自同一语系的语言间的迁移现象,目前对属于不同语系如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间的句法迁移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少,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更多不同语系的语言间的迁移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迁移理论及现象;另一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能给从事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教师一些教学启发,同时也能为研究者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项研究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James, C(2001)提议的迁移分析模式,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句法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学习者的母语(维语)和二语(汉语)在目标语言(英语)错误句法产生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以五个句法结构为主:(a)介词+名词在句中作地点状语的使用,(b)副词very/very much, always, together的位置,(c)Be作为系动词和助动词的使用,(d)there be存在句的使用,(e)关系从句的使用。本项研究的数据采集对象为来自两组不同英语水平的9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第一组由56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组成,英语为中低水平;第二组由34名大三英语专业学生组成,英语为中高水平。研究过程如下:(1)先收集了第一组56名非英语专业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命题作文,对作文中出现的句法错误进行收集和分类,确定进一步研究的错误句法类型;(2)通过语言使用及学习经历问卷,了解第一组和第二组受试的语言背景;(3)对第一组和第二组受试分别进行了英语和汉语水平测试,以确定其语言水平;(4)对两组受试分别进行以上五个句法为主的书面测试,测试类型包括汉英翻译和语法判断与改错,其中汉英翻译部分包括关于受试在英语输出时使用其它语言的倾向的选择题;(5)书面测试结束后,分别从两组受试中选取5名进行个别访谈,以进一步了解语言迁移现象产生的潜在原因。此次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确实存在句法负迁移现象。研究表明,在英语输出的过程中,不同英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倾向于依赖第二语言汉语,而母语的影响仅表现为介词的缺失。句法错误在英语中低水平的受试者中比较普遍,表明其对汉语的依赖程度较高。尽管在使用英语副词和介词时,英语中高水平组的受试出现的错误比率低于中低水平组,但是两组受试在使用there be存在句和关系从句时出现的错误十分接近,表明即使是英语中高水平的学习者,在其英语产出过程中也受到汉语迁移的影响。此外,中低和中高水平组在使用系动词时,错误率都很高,这可能是由于学习者混淆了系动词Be作为连系动词和助动词的两种用法。有些错误是由于受试者未能完全掌握好某些英语规则而导致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语言迁移理论及相关的国内外语言迁移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其中主要介绍了三语习得中的句法迁移研究以及影响句法迁移的主要因素,如语言类型、水平、地位等。第三部分列出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James C(.2001)提议的迁移分析模式。第四部分介绍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及数据分析方法。第五部分使用对比分析,比较了维英汉三种语言在表达本项研究中所测试的五个句法结构(介词,副词,系动词Be, there be存在句和关系从句)的异同之处。第六部分为数据分析的结果及发现,主要包括问卷及语言水平测试结果,英语输出时语言使用倾向的统计结果,所有错误句法结构的错误分析和迁移分析结果,以及访谈结果。第七部分作者得出结论,总结本项研究对教学者的启发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Pt/Ti/SiO2/Si(100)衬底上制备Ba0.6Sr0.4TiO3(BST)铁电薄膜,在500~750℃之间对薄膜快速退火.XRD分析表明:500℃时BST薄膜开始晶化为ABO3型钙钛矿结构,温度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授课面广,影响深远。大学英语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任何规范、有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好的教材。大学英语教材的编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的品鉴与欣赏,在我国全面贯彻美育教育方针,实施美育教育战略中,音乐鉴赏在高校的通识课行列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