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教学作为课程整合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大批中小学已经开始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主题学习”“主题单元阅读”“群文共教”等不同主题教学形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实践证明,语文主题教学对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理论层面研究语文主题教学能够站在宏观位置通过观察微观实践来概括运行原理,以更好地指导主题教学实践,发挥主题教学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基于语文学科主题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语文主题教学已有实践,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剖析语文主题教学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实施原理。论文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探究主题教学的相关概念与特点,回答主题教学“是什么”。首先梳理已有研究中“主题”与主题教学含义的界定说法,并进行分类、比较。通过分析后采用袁顶国对“主题”的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提炼出主题教学的内涵。最后剖析主题教学与其他教学形态相比较之下自身所具有的整合性、整体性、开放性、超越性特征。第二部分探究在语文学科施行主题教学的依据,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用主题来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即在主题教学中多个文本和资源共同组成一个认知范畴,这个认知范畴的概念核心就是主题,主题也是该认知范畴的原型,具有认知参照点的作用。其次,从格式塔心理学、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四个方面分析实施语文主题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最后探讨了实施主题教学的价值,即有利于落实语文课程理念,实现语文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更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主题教学的一般原理,回答主题教学“怎么做”的问题。首先通过对语文主题教学系统的审视,提出了将主题作为核心,以主体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三维立体式的运行模式。其次,分别从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实施语文主题教学的一般原理:教学目标确定原理中确定教学目标需以主题为前提,因此在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主题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两方面内容;教学内容整合原理主要探讨了选择主题教学篇章、确定教学内容的标准,以及五种整合主题教学内容的方式两方面内容;在教学实施原理中主要讨论了在实施过程中形成问题结构、创设主题情境与设计教学活动三个重要问题;在教学评价原理部分主要探讨了语文主题教学评价应当坚持以主题契合性、主体性、实践性、系统性、多样性五项评价标准以及可以采用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