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获得的资金用于扩展公司规模、加大创新投入等是一种正常行为。当股市平稳运行,股价没有发生大的波动的情况下,高比例股权质押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会暴露出来。但当由于市场原因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股票市场发生波动时,股价会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若股价跌至警戒线甚至跌破平仓线,质权方将会要求质押方迅速补充保证金,这样一来会使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若无法及时补充保证金,上市公司将有可能面临被强制平仓的风险。本文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资本市场及银行的风险影响角度研究了股权质押的风险及传导机制。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了由股权质押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在论证机理明确的基础上,研究了沪深两市A股(不包含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的股权质押行为对股价波动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选取负收益偏态系数和股票收益上下波动收益率作为股价波动风险的衡量指标,选取银行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信贷风险的衡量指标。根据研究假设建立回归模型,分别论证了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以及股权质押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回归模型用到的数据,来自于2014年至2018年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并采用固定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差异,具有越高质押比例的公司,其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影响的正向作用越强。当融资约束趋紧时,质押比例越高的公司对股价波动风险的边际效应越强。并且在股价发生崩盘风险时,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会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一、从上市公司层面来讲,在上市公司进行高比例股权质押后应该加强公司的现金流管理,防范公司陷入流动性困境,并对从股权质押融资渠道融到的资金的用途加强管理;二、从政府角度来讲,在加强对高比例股权质押风险监测的同时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解决当前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避免使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