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视角小说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鲁迅创作的《怀旧》,象征着儿童视角小说的萌芽,之后在时代的推进下,在众多作家的不断创作与探索中儿童视角小说创作也日渐纯熟与繁荣,儿童视角小说的文学内蕴与意义也越来越被研究者所关注。 总体上看,目前学界对儿童视角小说的研究主要由两种角度切入,一是整体性的研究,通过梳理现当代儿童视角小说的脉络和内容,探讨这一文本类型产生、发展以及成熟的过程,归纳总结儿童视角小说的价值意义。另一角度则是对单个作家儿童视角小说作品的解析,从而延伸出对作家个体创作心理和文化品格的研究。本文从创作主体的性别角度切入,以成功运用儿童视角的当代典型男性作家(莫言、苏童、余华)创作的儿童视角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当代男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的共性特征: 第一章考察童年成长经历、早期阅读体验对当代男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直接影响。莫言、苏童和余华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动荡的时代背景贫乏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有着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正是这缺失性的童年经验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沃土,也奠定了他们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灰色基调;同时,早期丰富的阅读体验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发挥出积极的效用。 第二章解析莫言、苏童、余华儿童视角小说的具体特征。通过梳理典型文本,归纳出莫言、苏童、余华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主要主题为:暴力、死亡、孤独、饥饿;通过解析具体文本,肯定作家们在儿童视角小说创作中对儿童的真切关注。 第三章剖析当代男性儿童视角小说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意义和追求理想精神家园的深层题旨。莫言、苏童、余华借儿童视角完成了对儿童和成人的共同关注,体现出文学的人文关怀;也通过儿童视角表达出对童年和故乡的守望,喻示出对理想精神家园的渴望,丰富了当代儿童视角小说的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