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层-分解法剥离高岭土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岭土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橡胶、陶瓷、耐火材料、石油催化剂等行业。本课题对插层-分解法(有机物插层高岭土后,再分解产生气体从层板间逸出)剥离高岭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发泡剂吸附于高岭土剥片上,制备出新型复合发泡材料,实现其在层状材料层板间的均匀分散,以降低局部发泡剂量。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以尿素、肼和醋酸钾作为插层剂制备高岭土-有机物插层复合物。通过XRD、IR和Solid-NMR分析,表明插层剂确实插入高岭土层间。然后分别在沸水、120℃加热和室温酸性条件下使复合物层间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气体从层板间逸出,高岭土即被剥离。同时与插层-水洗法制备的高岭土剥片相比较,从高岭土剥片d001衍射峰的半峰宽和衍射峰的强度来看,插层-分解法对剥离高岭土更有效些。根据Sherre公式和粒度分布曲线,可以得出高岭土剥片的晶粒厚度为15nm左右,粒径为440nm。根据TG-DTA分析,高岭土剥片脱羟基温度的降低和失重率增加,反映出高岭土剥片粒径的减小。 2、以尿素作为插层剂,对高岭土插层复合物和高岭土剥片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尿素添加量越大,插层率越大,置换插层法的插层率最高,达到97%。同时发现采用沸水
其他文献
采用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对肿瘤进行治疗的策略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多种天然的以及人工的溶瘤病毒被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并且通过对天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编者按:中国印谱的历史有多久?中国的第一本印谱是哪本?印谱是如何制作的?印谱是如何蝙辑分类的?您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先生于2016年5月在韩天衡美术馆做了名为“九百年印谱史漫说”的讲座,他以漫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印谱的制作发展、印谱的编辑分类和印谱之“最”等中国印谱发展史相关的问题。现场人气爆棚,掌声雷动。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也能“聆听”到韩先生的精彩演讲,韩先生特将讲座
细胞所处的力学环境对细胞的行为比如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及形态调整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许多的生理及病理过程都与细胞的这些行为密切相关。因而,为了构建良好的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除需考虑生物化学因素外,还需考虑生物力学因素。而现如今所用细胞培养基底所存在的一个弊病是:目前所用的细胞培养基质的硬度与细胞在体组织环境的硬度相差很大——这些基质往往都是玻璃或塑料培养皿,硬度高达106~9Pa,无法准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