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CAM基因协同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luj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hepaCAM基因联合吡柔比星增强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的研究目的:研究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联合吡柔比星(pirarubicin, THP)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向膀胱癌BIU-87导入hepaCAM基因,加吡柔比星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dH5-hepaCAM处理组,吡柔比星处理组,吡柔比星联合pAdH5-hepaCAM处理组和未感染组的膀胱癌BIU-87细胞中相关基因cyclinD1、CDK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MTT测各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及FCM测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吡柔比星联合pAdH5-hepaCAM处理组,较单独处理组,cyclinD1、CDK2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 MTT检测的各处理组中联合处理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FCM检测证实,hepaCAM基因和吡柔比星联合处理组细胞G0/G1期较空白组和hepaCAM基因、吡柔比星单独处理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hepaCAM基因感染膀胱癌细胞BIU-87,再给予吡柔比星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和细胞周期出现了明显的G0/G1阻滞,因此,hepaCAM基因联合吡柔比星可以增强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作用。第二部分hepaCAM基因对膀胱癌肿瘤生长体内实验研究目的:研究hepaCAM基因对膀胱癌BIU-87细胞株裸鼠移植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只裸鼠随机为空载组和hepaCAM组,于裸鼠右下肢背外侧皮下接种BIU-87细胞l×107/只,接种完毕后放SPF环境培养,每天定时观察成瘤情况并记录瘤体体积和裸鼠重量。三周后处死老鼠,取瘤体比较两组裸鼠的成瘤大小,同时取瘤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测hepaCAM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组与感染组相比较,瘤体积明显较大(p<0.05),免疫组化显示空白组hepaCAM蛋白表达比感染组明显减弱。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hepaCAM基因能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的生长。因此,以腺病毒为载体的hepaCAM基因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正>外科急腹症占普外科的50%,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引起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加强对急腹症的观察和护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
目的:进展期胆囊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争议较多,本文通过总结该类胆囊癌淋巴清扫经验,探讨进展期胆囊癌的区域化淋巴结清扫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3年7月本组收治
徐州琴书本身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一,在近些年的探索过程中,国内组织了相当多的保护方式,以推动徐州琴书的合理继承和发展。在网络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徐州琴书的保护
分别以直径12nm、2μm的SiO2作为分散相,聚乙二醇-200(PEG-200)作为分散介质,通过机械和超声震荡的方式制备不同体系的剪切增稠液(STF)。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SiO2粒子的外观形貌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急性栓塞的声像图特征 ,评价急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7~ 10MHz变频探头 ,行髂外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以来急性心绞痛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我国山东省130份、云南省77份板栗样品的砷、铅和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板栗中砷、铅
介绍了复合材料等离子弧堆焊的原理和特点,国内外复合材料等离子弧堆焊技术研究应用状况及取得的进展,认为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复合材料等离子弧堆焊技术。
简述天津港北大防波堤一期工程半圆体结构预制及出运的施工工艺及几点体会.
目的:探讨彩色多诺勒超声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急诊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06例中发生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