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hepaCAM基因联合吡柔比星增强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的研究目的:研究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联合吡柔比星(pirarubicin, THP)对膀胱癌细胞BIU-87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向膀胱癌BIU-87导入hepaCAM基因,加吡柔比星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dH5-hepaCAM处理组,吡柔比星处理组,吡柔比星联合pAdH5-hepaCAM处理组和未感染组的膀胱癌BIU-87细胞中相关基因cyclinD1、CDK2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MTT测各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及FCM测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吡柔比星联合pAdH5-hepaCAM处理组,较单独处理组,cyclinD1、CDK2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 MTT检测的各处理组中联合处理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FCM检测证实,hepaCAM基因和吡柔比星联合处理组细胞G0/G1期较空白组和hepaCAM基因、吡柔比星单独处理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 hepaCAM基因感染膀胱癌细胞BIU-87,再给予吡柔比星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和细胞周期出现了明显的G0/G1阻滞,因此,hepaCAM基因联合吡柔比星可以增强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作用。第二部分hepaCAM基因对膀胱癌肿瘤生长体内实验研究目的:研究hepaCAM基因对膀胱癌BIU-87细胞株裸鼠移植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只裸鼠随机为空载组和hepaCAM组,于裸鼠右下肢背外侧皮下接种BIU-87细胞l×107/只,接种完毕后放SPF环境培养,每天定时观察成瘤情况并记录瘤体体积和裸鼠重量。三周后处死老鼠,取瘤体比较两组裸鼠的成瘤大小,同时取瘤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测hepaCAM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组与感染组相比较,瘤体积明显较大(p<0.05),免疫组化显示空白组hepaCAM蛋白表达比感染组明显减弱。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hepaCAM基因能明显抑制膀胱肿瘤的生长。因此,以腺病毒为载体的hepaCAM基因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