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不断上升,气候变暖问题逐渐演变为人类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当今世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对我国碳排放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我国现已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工业重型化明显,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尽管如此,我国仍然公开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做出承诺: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降低碳强度。本研究从生产部门和居民消费两个角度出发,对Kaya等式进行扩展,构建碳强度LMDI模型,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方面对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依据本文研究结论提出降低碳强度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根据能源消费数据测算了我国1995-2011年的碳排放量,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接着,本文利用Kaya等式和LMDI分解法,从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两个方面构建中国碳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并根据中国1995-2011年有关数据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于中国碳强度变化的影响,识别出中国1995年以来的生产部门碳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分别是产业结构因素和能源强度因素,且抑制作用大于驱动因素,而居民消费碳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因素和居民消费能源强度因素,且驱动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降低中国碳强度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