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景观是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成为大众精神寄托的“磁场”,多元设计风格扰乱了景观设计的本质,即人与环境的的关系,人、自然、场所三者环环相扣。山水文化对中国人来讲,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山水包含了自然中的山水要素,也涵盖了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一种寄托与渴望。中国景观设计现状杂乱繁复,各种风格和视觉冲击感强的景观方案越来越多,反复被大家提及的传统文化大多也停留在直接的表达方式上,虽然一些景观设计从场所感的角度注重了人的感受,但忽视了自然的本质作用和自然界的系统特征。论文首先从山水的基础理论,在认知表达、生存模式、塑造方式上阐述了山水的概念和研究,其中生存模式从中国古代空间的山川构图特点、古代聚落构图特点论述了山川与空间的关系。其次,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论文阐述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山水文化的关系、园林景观设计的表达以及山水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从关系中找到园林景观设计直接与间接的表达方式,以此说明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山水的铺垫。再次,在中国山水文化背景下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从对自然、五感、人文等方面展示新的园林景观设计;从对自然的理解、园林景观与人的关系、山水结合自然的方式和原则引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新趋势;五感设计则从听觉、触觉和嗅觉论述了山水感官上的新体验;人文方面从快和慢的景观格局归纳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整体和局部的展示。最后,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对山水文化的表达作出总结。论文重点是通过理论与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设计中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协调与统一。在目前景观设计中已存在的人文与自然的表达方式下,论文更多从具体的景观尺度、空间价值、空间感知等内容做分析,从体验上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山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