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剂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发病率一直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其发病原因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病变、肠道腺瘤病变、高脂低纤维不良饮食习惯等。确诊患者的年龄多位于40岁-50岁年龄组。世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再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但在亚洲、非洲、拉美地区相对较低。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少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就治时多已至中晚期。根治性切除是目前广为接受的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淋巴转移是主要转移途径,完整清扫转移淋巴结关乎患者预后及术后相关治疗。纳米碳具有淋巴趋向性的特点,可以指导清理淋巴结,弥补既往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清扫的不足。本实验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探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统计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均在术前完善MRI、CT、超声等检查明确淋巴结等转移情况。40例患者于术前(1天)肠镜下或肛门镜下肿瘤周围注射纳米碳悬混液后再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40例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微小淋巴结数目、淋巴转移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造口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治疗时间。结果1.示踪剂组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清扫总数、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直径<5mm淋巴结数目、肿瘤与直肠癌环周切缘(CRM)间距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5mm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min)、肛门/造口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三项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更少,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尿路并发症、顽固性大便失禁,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纳米碳混悬液作为示踪剂应用于直肠癌患者手术中可有效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以及更好的完成对直径<5mm的微小淋巴结的清扫。(2)纳米碳应用于直肠癌患者手术中,对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无影响,且因其术中定位指导作用可有效指导手术操作,减少出血。
其他文献
Internet是企业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平台,很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发布系统,他们都是以网页形式出现。这些网页内容单一、无交互性、实时性差。本文阐述了利用ASP.NET和ADO.N
时代的发展对学报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必须相应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现代化信息素质、稳健的心理品质、现代审美意识、法律素质、外语
<正> 苏联著名的教学论专家M&#183;H&#183;斯卡特金认为苏联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学与教育分离。这种分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