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图像的复原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图像的质量会有所下降,典型表现为图像模糊、失真、有噪声等。引起图像退化的原因很多,有大气湍流效应、传感器特性的非线形、光学系统的像差、成像设备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等等。 目前在我国的公安战线上,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其中的软件技术仍与发达的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对于光学离焦造成的模糊图像的复原,由于使用的方法—图像的增强与锐化(进行高通)与图像模糊的过程与原理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虽可以取得一些目视效果,但总的来说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图像变质的复原有了深入的研究,到现在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算法,但这些方法适用于点扩展函数并已知其参数的情况。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处理工具便成为一个迫切的且必要的任务。 本文主要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首先介绍失真图像的一般模型和复原理论基础。 2.由于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本论文将详细地介绍离焦、运动这两种主要失真图像的复原方法,并且将利用VC++语言和MATLAB语言结合起来实现这一功能。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3.最后对所得结果作一定的评估、误差分析和相对于清晰图像的比较。 本文通过对失真图像的深入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恢复处理模型,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相关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粉末冶金工业中,粉末成形是其重要一环,开展相应的成形技术的研究,是推动粉末冶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电磁冲击压制工艺的出现,粉末冶金产品的性能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诸如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和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自2017
期刊
近年来,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各种新型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尤为重要的技术之一,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也随着时代的进展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箱体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是为了提高箱体的屏蔽效能.它是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电子设备整体的电磁兼容性影响很大.箱体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仿真(预测)就是利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实现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行业趋势所在,当前社会各行业只有把握住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整合现有的媒体资源,实现创新优化发展,才能够发挥媒体在行业舆论
随着人们对康复训练机器人产品需求的增加,康复机器人已得到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并联机
1919年,数学家Weitzenb?ck提出了如下三角形边长和面积的一个优美不等式[1]:rn定理1 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S是它的面积,则有rna2 +b2 +c2≥4 (3) S.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