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巨大,已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毒有机污染物虽然在水中含量甚微,却因其生物累积性和三致效应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研究以黄河兰州段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该区域多介质环境(水、悬浮颗粒物、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在建立多泥沙河流水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全面、系统地解析了水体(水、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及其来源,考察了OCPs和PAHs的组成特征,探讨了 OCPs和PAHs与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之间、OCPs和PAHs内部之间的相关性,对表层沉积物中OCPs和PA H s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从而为黄河水体的污染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黄河兰州段水、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1374.79ng/L、5590.57ng/g、810.38ng/g;有机氯农药的平均浓度值依次为72.13ng/L、65.76ng/g、2.52ng/g,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较高。其次,不同相中PAHs的组成特征各不相同。水相中以2-3环多环芳烃为主,悬浮颗粒相中以2-4环多环芳烃为主,表层沉积物中以2-5环多环芳烃为主。对 HCHs的组分分析表明:α-HCH主要存在于水中,β-HCH主要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γ-HCH主要存在于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于早期残留或者施用农药后长期风化残留。最后,对比生态风险评价值,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小。此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与 TOC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TOC是影响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含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