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建筑企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责任依旧存在重视度不够等多方面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恶劣影响。比如漠视员工合法权益,不参保、不签订劳动合同、工程安全事故频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程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建筑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垃圾随意堆放、施工噪音都成了危害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元凶,而施工时引起的尘土,更是导致空气质量不达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他们只关注短期效益,不关心公益事业,即使是迫不得已的参与了,也只是故作姿态。而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当作是一种负担,认为它们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政府监管的缺位、公众监督信息的不对称更加让他们有恃无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建筑企业在各阶段的特征,指出不同阶段下企业应实施的社会责任战略决策,以及该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建立衡量社会责任实施情况的指标。让建筑企业能清楚了解自身情况、实施怎样的社会责任能很好的促进绩效提升,最终使得建筑企业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责任承担中来。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思路按照三个步骤进行:一是提出问题,即考虑到生命周期的动态因素下,建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绩效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对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同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本文的观点;二是分析问题,即分析承担社会责任将如何对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阶段下建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展开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验证;三是解决问题,即基于前面两个步骤结论,对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的概述;第三章为生命周期视角下建筑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的分析;第四章为本文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第五章为建筑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绩效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出于何种周期阶段的建筑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将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弥补履行成本导致企业增加的营运成本,最终对绩效起到促进作用。为了将社会责任真正纳入到建筑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二是构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三是规范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及形式;四是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