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解读《缅甸岁月》中乔治.奥威尔的矛盾情结,即作者在同一部作品中表现出了反殖民主义话语与殖民主义话语两种相互矛盾的声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后殖民理论中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观点来研究作品中的殖民主义话语并进一步探讨导致奥威尔这种既反对又支持的矛盾情结的根源。站在反殖民主义的角度上,奥威尔大胆地揭露和批判了所谓的白人老爷们表现出的民族中心主义,表达了对缅甸人民的同情,同时谴责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然而,作为一个出身于殖民背景家庭并深受殖民教育的英国作家,奥威尔在小说中刻画缅甸的景观和东方人物时,不时地流露出殖民话语,他潜意识中的殖民思想极大地削弱了这部小说的反殖民作用。正是对缅甸的了解和对缅甸的个人情感以及他作为一个冷峻的人文主义作家,使奥威尔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反殖民主义话语,但又同时无法摆脱和避免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意识构成的西方集体意识的影响,因而他又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殖民话语之中,这使小说充满了一种矛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