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价值链和竞争链上最具营利性和竞争性的产业环节,生产性服务业近二十年多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力量。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陆续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之中,许多地区和中心城市也将生产性服务业列为重点产业甚至支柱型产业发展。近年来,西部地区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生产性服务业无论是整体发展水平还是集聚优势都明显不足。鉴于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内陆腹地和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故研究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快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爬坡过坎”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将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四大板块、八大社会经济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然后,基于空间维度和行业维度,对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现状进行综合测度。一是从空间维度出发,分别利用行业集中度指数和区位熵指数考察西南各省(区、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二是从行业维度出发,通过利用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考察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细分行业在不同省(市、区)的集聚状况,从而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及集聚优势。其次,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尝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方面,运用面板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假设检验及实证分析。一是整体行业层面上,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制造业集聚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知识密集度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集聚水平具有正向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对其集聚水平影响不显著。二是从细分行业的层面上,结果发现信息化水平、制度环境与制造业集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度呈现正向关;制造业集聚、信息化水平和城市化和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密集度、制造业集聚对金融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制度环境、信息化水平对其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制度环境与信息化水平促进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的发展,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却阻碍了其集聚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水平与制度环境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制造业集聚对其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和西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生产服务业内部结构。
其他文献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全光通信链路不易实现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基于离焦型猫眼逆向调制方案的室内可见光单光源全双工通信系统。该系统上下行链路相互独立,克服了传
铜镜艺术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精神文明的集中反映。文章通过对汉、唐两代铜镜的比较,在挖掘艺术品本身形制特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着重
世界唯一的上海,国际视野的宝龙上海注定与世界有关,越来越国际化的魔都上海,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成为在世界上代表中国,代表亚洲的一张国际籍新名片,上海的市区疆域正
《哀歌》之所以被视为希伯来民族的绝唱,乃在于它以最凄惨的描写、最悲切的情调真实再现了希伯来民族国破家亡的悲惨经历。而《哀歌》值得关注的,除了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之外,
使用Sketch Up软件电脑建模图式语言表达模式,剖析2000年以后建成,具备完全不同的功能要求、环境要素与构思出发点,但是均使用"建筑领带"设计手法创作的优秀建筑作品,论述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