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融结合一般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通过相互参股、控股、人事指派等方式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在我国则主要表现为产业资本向金融部门的单向进入与渗透,是产业资本累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追求多元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的一种趋势。近年来,不少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背后出现了工商企业参股甚至控股的身影,产融结合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选择。但是,我国的产融结合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部分企业取得了正面效果,但也不乏企业在产融结合之路上折戟沉沙。随着德隆系危机爆发、GE集团宣布剥离金融业务等一系列产融结合失败案例的发生,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问题也越发受到关注。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融结合对其发展壮大的助益,也要树立风险意识,防范和控制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产融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C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分析和梳理C公司产融结合动因及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对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类型进行了识别,主要包括:过度举债导致的筹资风险、盲目投资导致的投资风险、资本合而不融导致的营运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并从传统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标、Z-score模型等角度对C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综合地评价。结果表明产融结合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为进一步探究产融结合对C公司财务风险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产融结合对企业融资、投资、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路径:一方面,产融结合扩大了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缩短了融资期限结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和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产融结合促进了企业过度投资,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和投资收益的波动性,从而增加了公司的投资风险和资金链压力;此外,产融结合不仅削弱了公司主业经营,减弱了集团总体营运能力,而且没有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协同效应,加深了公司的营运风险以及流动性困难。最后,基于风险评价与影响路径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的控制建议:第一,科学制定产融战略,树立风险意识;第二,调整产融结合下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合理安排产融结合下企业的投资活动;第四,发挥产融结合对主业经营的支持作用;第五,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督。本文对企业科学合理地制定产融结合战略、从各环节控制和应对产融结合下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