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膜与脂肪酶的固定化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中空纤维膜表面带有活性基团—羧基,适合用作酶固定化的载体材料。但是作为一种合成聚合物,这种膜材料存在着生物相容性较差等缺点,使得酶分子与载体材料间会产生非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酶的失活。为了提高固定化酶的活性,本论文采用表面仿生修饰的方法,将天然大分子壳聚糖和明胶分别引入到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中空纤维膜表面,在膜材料表面构建仿生修饰层,为脂肪酶(来源于Candida rugosa)营造一种生物友好的微环境,使酶的活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膜,并以其作为脂肪酶的固定化载体,利用其极高的比表面积,提高固定化酶的载酶量。最后,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即用天然大分子壳聚糖和明胶分别修饰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膜,并探讨其作为脂肪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制备了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用碳二亚胺法活化膜表面羧基,在载体与酶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实现了脂肪酶的固定化。分别研究了固定化对脂肪酶在水相介质和正庚烷中的催化活性、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与自由酶相比,在水相介质中,固定化酶的活性下降,酶活性保留值为33.9%;在正庚烷中,固定化酶的活性增加,酶活性保留值为114%。固定化酶的载酶量为53.7±1.4mg/m~2。固定化后,酶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在50℃下处理120min后,固定化酶仍有62%的活性。 将壳聚糖用碳二亚胺法引入到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的表面,用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膜材料表面的化学变化。分别用戊二醛法和吸附法两种方法将脂肪酶固定于壳聚糖修饰的膜材料表面,研究了壳聚糖修饰对固定化脂肪酶活性、载酶量、反应动力学参数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壳聚糖修饰后,膜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得到改善,固定化酶的活性提高:戊二醛法为44.5%,吸附法为54.1%。固定化酶的载酶量:戊二醛法为66.5±1.8 mg/m~2,吸附法为31.2±1.6 mg/m~2。两种固定化酶都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其中热稳定性:戊二醛法为65%,吸附法为38%。 将明胶用碳二亚胺法引入到丙烯腈/马来酸共聚物中空纤维膜的表面,用
其他文献
国际金融危机后,绿色债券成为国际证券市场的亮点。本文归纳和分析2007年至2015年国际发行的272只绿色债券,分析不同经济体、不同行业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绿色债券
本文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沉积了BCN薄膜,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沉积的BCN薄膜的成分、键结构、纳米力学性能和纳米摩擦磨损行为。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沉积条件对BCN薄膜结
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地方党报身处基层,新闻工作者也要身入、心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实际的好稿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制造业的扩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带动了包括非标设备在内的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市场对非标设备需求量巨大。
从红细胞自由基代谢的角度对丹参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丹参能明显提高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O2-,降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保护细胞免受
余映潮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其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堪称我国语文教育百花园的一朵奇葩。本文以"建议你这样——《散步》教学实录"为例,对教学过程
压下规程是中板厂计划、组织、实施生产的依据 ,因此 ,如何制定和优化压下规程是厂家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B来制定压下规程 ,具有人工分配压下规程和自
目的:输尿管支架管被广泛用来解除因各种良性或者恶性病变导致的输尿管梗阻。然而,输尿管支架管往往导致了多种支架管相关并发症。因输尿管支架管越过了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导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者手术麻醉利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各种原因造成脑积水需要手术的患者,均在术前注射地西泮和阿托品0.02 mg/kg,麻醉药物:氯胺
钇钡铜氧YBa2Cu3O7-δ(YBCO)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高温超导材料,自1987年YBCO被发现以来,人们除了在高温超导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以外,在粉体、薄膜、块材以及涂层等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