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差异,探讨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血浆vWF、ADAMTS1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为ACS的发生发展与指导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入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119例,其中UA患者17例,NSTEMI患者31例,STEMI患者7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脉等相关冠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43例),多支病变组(34例)。依据Gensini积分分组:Gensini积分≤20分(28例),Gensini积分21-40分(33例),Gensini积分≥41分(58例)。另设SA对照组患者20例,冠脉正常健康对照组患者20例。入院后抽静脉血检测vWF和ADAMTS13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评分表示,不同冠脉病变组进行比较,并观察行PCI术患者术前术后vWF及ADAMTS13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1.ACS患者在vWF、hs-CRP、WBC及应激血糖水平上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ADAMTS13水平变化与上述相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组患者vWF、ADAMTS、hs-CRP、WBC及应激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亚组之间的vWF、ADAMTS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间vWF、ADAMTS13水平的比较,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将ACS患者按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三组及对照组患者vWF和ADAMTS13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正相关(r=0.686, P<0.001);ADAMTS1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显著负相关(r=-0.642,P<0.01);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539,P<0.0001);血浆ADAMTS13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7318,P<0.0001);血浆vWF/ADAMTS13(两者比值)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214,P<0.0001);血浆vWF水平与ADAMT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165,P<0.0001)。6.以vWF抗原含量、vWF活性、ADAMTS13活性为检验变量,以冠脉病变程度(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标准划分)为状态变量,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列出曲线下面积,结果表明vWF活性水平曲线下面积最大(0.924)。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按术后采血时间点不同分组,即术后采血时间≤24h组和>24h组,≤48h组和>48h组,观察各组术前、术后vWF及ADAMTS13水平变化值。vWF水平方面,术后≤24h组及≤48h组患者vWF水平较术前增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组及>48h组,患者vWF水平较术前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AMTS13方面,两组不同采血时间点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CS患者的vWF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ADAMTS13水平明显低于SA组及正常对照组,两者作为血栓标志物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评价ACS患者危险分层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使ACS患者心肌再灌注,改善预后,但心血管介入术中也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术后vWF水平可能先较前升高,之后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