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课堂教师话语输入特征研究——个案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TT)是指教师在二语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他在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话语不但给教师提供了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而且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入的材料Nunan(1991(:)189)。Hakansson(1986)认为,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否获得成功。输入是指学习者接收到的目的语信息,包括可理解的和不可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和课程设置会影响语言输入的效率,而影响力更大的是教师捕捉语言输入的机会。教师是否能在恰当的时机,及时的、大量的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教师课堂话语不仅为充分了解和细致研究课堂的实际情况提供理想的角度,而且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提供环境,也为师生交流和表达思想提供机会,从而通过交际促进语言习得。  本论文根据二语习得相关理论,采用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年级的高英课堂进行研究,其中有一位教师,73位学生,来探讨高级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输特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量、教师提问(包括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语言知识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教师反馈、句子结构(句子特点和句子种类)、语速和自我重复。研究结果如下:(1)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话语量多于学生话语量;(2)教师提出的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语言知识性问题多于理解性问题,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语言的机会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3)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表现给予积极地反馈,而且主要是简单表扬,消极反馈形式使用频率较低;(4)高英教师话语的语速适中,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5)教师话语中绝大部分为简单句和陈述句,从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使用比例较小;(6)高英教师的自我重复较多。  高英教师的某些话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因此,针对以上特点,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师话语的有效策略:(1)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2)教师应多提问一些参考性问题,增加学生的语言交流机会,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要适当增加理解性提问的比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3)教师使用表扬加点评和重复加表扬的反馈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而且教师还应尽量避免消极的反馈;(4)教师的语速必须具有可接受性,即既要适应学生的实际基础,又要略高于他们现有的水平;(5)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适当的使用从句和疑问句来增加句子的复杂性。这样,二语学习者能够有机会获得(i+1)的可理解性输入;(6)高英教师在使用重复时,应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教师可以运用改写(paraphrase)和翻译的方法,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笔者总结了几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其他文献
期刊
本研究在参与“七色彩虹”、“漫步者”两个班主任工作坊实践的基础上,以勒温的场动力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相对更高了。而如何才能使得职业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办出自身的特色,能够拥有长足的竞争优势,就只有依靠高质量、高水平的